(资料图片)

6月29日,舞台剧《觉醒年代》全国巡演上海站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开启。上海站演出至7月2日,目前所有场次已售罄。结束上海演出后,该剧受邀作为2023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参演剧目,将于7月7日至7月9日赴北京演出。

舞台剧《觉醒年代》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从体量43集的现象级电视剧,到剧场里两个半小时的舞台剧,舞台剧《觉醒年代》的主创团队在大量历史资料和人物传记中深挖角色对时局的评述和感想,以此对情节挑选做出取舍与抉择,然后再进行情节的丰富、台词的打磨、舞美的融合、场面的塑造等,在展现中国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同时,让那些教科书上见到的历史人物变得鲜活、生动、接地气。

舞台剧《觉醒年代》由喻荣军担任编剧,何念执导,韩秀一饰演李大钊,顾鑫饰演陈独秀。该剧5月正式开启为期两个月全国巡演,已巡演至杭州、苏州、合肥、南京、西安。每一站巡演吸引了不同年龄段观众,收获热烈反响。有观众表示,“很庆幸这个夏天赶上了,精神世界里又多了一份慰藉”“强烈推荐,可以带孩子一起去看”“能引起不同年代人共鸣的好作品”。剧组还开展丰富的延伸活动,包括主创见面会、分享会、后台之旅等。

黑暗之中,地面之上,星火闪烁,“觉醒年代”四个字醒目地投射在锈迹斑驳的铁板上,两面7.5米高的全机械数控转台缓缓展开,朦胧的烟雾环绕四周,一众青年演员用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透露着二十世纪初陷入迷茫的中国现状。民族生死关头,国家存亡之际,他们点燃了一群仁人志士的热血与希望,影响了一大批有志救国救民的有为青年。

全机械转台根据演员的表演转化成为不同空间,可旋转、可攀爬,兼具了假定性和流动性,配合多媒体投影出的不同场景,紧跟剧情与演员进行流动。大型转台间,既有独属那个年代的笔墨纸砚和一张书桌,也有校园内的激情澎湃和气势恢宏的感人场景,光影交叠,一方舞台构建出宏大的历史背景,也传递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台上“雨”和“雪”的装置设计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上海的雨”和“北京的雪”,为剧情增添了浓浓的诗意和氛围感。提灯、火苗等元素的运用,在黑暗中显得尤其明亮,一束束光直达内心。墙面转动、影像交叠,再与灯光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特别的质感。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张熠

本文作者:诸葛漪

图片编辑:朱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