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痴无忧

相对科学一点的科技树方向应该是换电。

但不能像蔚来这样的私牌换电。

应该有个统一的国标标准。

过快的充电速度意味着更高的电能损耗,它的发展极限很快就到顶了。

对于不从事汽车相关工作的人,会觉得所谓换电,就像手机电池一样,全国统一一个标准,一个接口,大家可以互换就好了。

但实际上的汽车电池组,是一个重达几百公斤的车上最大的零部件,这个零部件的尺寸,位置,紧固方式,对于车辆的驾驶感受,悬挂,安全性,受力结构,转弯时的重心等核心参数影响非常大,所以每个车企必须自己独立设计,是不能统一的。

很多人想象的电池包就是一包电池,其实里面还有大量的线缆,卡扣,密封涂层,传感器,控制器,冷却循环装置等等,这些零部件决定了电池组的串并联,电池控制,冷却方式,温度控制,问题监控,电力调度等等等等.....

都不要说不同车企之间,这些东西无法统一,就是一个车企的不同车型,都没法统一,一个车型的不同款,都统一不了.....

当然,换电也有适合的场景,比如一定范围内有大量同一车型的车,并且对于补能的时间性有要求。 或者说就是市区范围内的出租车。 比如北汽在北京的出租车,范围固定就在北京,同一车型总量够多,出租车对补能时间性有要求。 这类场景换电确实是可选择的方案。 但就是北京的出租车,真选择换电的也不多,因为换电的成本比充电桩高,快充桩相比换电虽然慢但成本低,吃个饭的时间就充满了,司机再忙也得吃饭不是.....

推荐内容